7月27日昊天优配,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,正式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考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投档结果。据悉,共有11,454名考生成功投档,其中,普通类(历史)投档3,883人,普通类(物理)投档6,006人,艺体类统考投档1,565人。艺体类考生中,体育类统考投档442人,音乐类统考投档236人,舞蹈类统考投档69人,美术与设计类统考投档656人,书法类统考投档7人,播音与主持类统考投档35人,表演与导表类统考投档120人。
这次征集志愿的投档人数是在本科批次降分10分后完成的,然而,尽管有约10万名考生竞争仅为32,997个名额,最终成功投档的只有大约三分之一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也透露,第二次本科批次征集志愿将会继续进行,并且根据第一次征集志愿的情况,预计第二次投档分数还可能下降10至20分。因此,未被录取的考生应保持关注,及时抓住这最后一次本科升学的机会。
尽管已经降分10分,征集志愿依然未能充分吸引考生填报,究其原因,其中民办高校的招生困境成为了关键因素。根据首次征集志愿的高校名单,除了中南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江南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等少数公办本科高校外,绝大部分的征集名额来自于民办本科院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
展开剩余70%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,尽管今年的招生计划为7,544人,正式投档时只招到了1,189人昊天优配,远远低于计划招生人数,超过八成的名额未被填满。而在第一次征集志愿中,计划补录人数为6,377人,实际投档成功的只有711人,补录投档率仅为11%。
那么,为什么民办高校如此不受青睐呢?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 学费高昂:与公办本科高校相比,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偏高,动辄每年1万多元。例如,湛江科技学院的学费每年在3.2万至3.8万之间,再加上住宿费每年2,800元至3,900元,四年下来,学生的总花费轻松超过20万元。这对于许多家庭而言,负担过重,尤其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,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学费。
2. 专业缺乏特色:民办高校大多数开设的专业缺乏独特性,很多专业仅为市场需求所迫,如经济学、会计学、英语等,且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普遍逊色于公办院校。其教学质量难以与公办院校相比,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弱。
3. 学历含金量低:随着社会对学历的逐渐贬值,招聘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日益严苛。用人单位往往倾向于招聘985、211以及“双一流”院校的毕业生,而公办“双非”高校的毕业生也有一定竞争力,唯独民办本科院校的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。由于民办高校的学历含金量较低,许多考生宁愿选择复读或报考高职专科,也不愿意选择民办本科院校。
4. 优质高职院校崛起:近年来,一些优质高职院校凭借产业对接和校企合作的优势,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,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,而且薪资待遇也相对较好,这使得许多考生选择报考高职院校,放弃了民办本科院校的选择。
民办高校的困境,实际上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一方面,高等教育资源已不再稀缺,几乎每个考生都能找到一个上大学的机会;另一方面,学历的贬值和家长与考生对教育质量的理性选择,使得他们在选择学校时变得愈加挑剔和谨慎。若是对学校、专业或录取结果不满意,许多人会果断放弃,而非妥协。
这也意味着,民办高校“躺着赚钱”的时代已经结束。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生存并发展,民办院校必须进行自我革新,提升师资力量,优化专业课程,提高教育质量,增强学历的社会认可度,让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,才能保障足够的生源。
对于这件事昊天优配,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。
发布于:山东省鸿岳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